即將重建成為東九龍核心地段的觀塘裕民坊,趁未清拆時留幾個影像。未拆的裕民坊,連街道名稱也充滿著「仁」情味:仁信、輔仁、同仁街等。不知將來的新建築群,又會否有同樣的氣息,市井得來又充滿人情,追求「仁」風。
係裕民坊邊吃小吃,邊等搭車上山(秀茂坪、功樂道、樂華、順天),也慢慢變成了集體回憶了。
寶聲戲院:最初是戲院,跟住變成綜合娛樂中心:有桌球室,遊戲機中心,餐廳等。現在也結朿了。 |
店鋪結朿,連招牌字也拆去,字樣痕蹟還在 |
巴士總站仍在運作 |
仁愛圍:攤檔式的茶樓,不知在香港那裡還有這風味? |
仁信里:小巴總站仍在,但「大角咀碼頭」五個字,見証了站頭的歴史了。 |
待拆舊廈 ﹣ 僑昌大廈? |
待拆舊廈 ﹣興順大廈? |
待拆舊廈 ﹣輔仁大樓:仍留守營業的,不是地鋪,而是「純綷租房」
|
裕民坊邊的矮層舊樓,以前在這通道(穿出觀塘道,有小巴站往藍田一帶)中間有間很有名的葛菜水店。 |
舊式租書店,經不起時間考驗了。 現在的人仍會去漫畫店租漫畫看,但租小說的,還有多嗎? |
空蘯蘯的店子 |
仁愛圍與協和間之間的小販小場一帶。 後面興建中的是月華街項目,係裕民坊重建的第一批物業。2013 年有望推出發售 ﹣ 以今日樓價,之前住開這裡一帶的居民,有多少可以負擔得到? |
小販市場的理髪店 |
仍有居民在晒衣服。 後面是「中南樓」,樓齡可以由上面的廣告字樣看出來了 ﹣ 六個位的字話號碼 |
市場內部 |
仁信里:小巴總站 |
輔仁街邊的「觀塘體育促進會」,現已搬到牛頭角天橋底一帶 |
銀都戲院。「銀都」這個地標仍然在往觀塘區的小巴上很普遍採用。 就好像港島經銅鑼灣的小巴,也會用「大丸」一樣。 「銀都」不單是一間戲院,也是一個香港電影業的集團,戲院只是它的其中一個業務,近來的出品有得獎無數的《寒戰》。 |
街頭「曾式」字跡 |
對出觀塘道的平台 |
平台上成為街頭藝術家的天堂 |
隔著觀塘線,一邊是待拆的舊樓,另一邊是新式商廈林立的「工業區」 |
對面其中一舊工廠舊廈。本來有美觀的「菊花白酒」廣告, 後來開了幾層窗戶(看來似用來作辦工室了),現在也變成老伯伯了。 |
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